本报讯(记者 林焕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与辽宁省丹东市相距1000多公里。4月12日,一场跨过千山万水的视频连线活动,将闻名的革新老区和英豪的边境城市的孩子们紧密连接在一同。
故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23年秋季,金寨县梅山第二幼儿园在展开金寨赤色绘本《洪学智打“鬼”》共享阅览时,洪学智将军取得的一枚枚特别勋章,引起了孩子们的留意。他们在自主游戏时情形再现绘本中的故事,并向教师、家长问了许多金寨赤色革新史的问题。跟着绘本阅览的深化,2024年新学年伊始,梅山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洪学智爷爷总共取得了6枚勋章,但县博物馆中只要5枚。“另一枚勋章终究在哪里?”“那枚勋章背面又有怎样的故事?”
为了给孩子们解谜,梅山第二幼儿园经过金寨县教育局多方了解,得知洪学智将军生前将其中一枚勋章捐献给了坐落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所以,金寨县革新博物馆随即联合抗美援朝纪念馆,组织了一场横跨千山万水的特别活动,让两地的小朋友经过视频连线一同寻觅勋章背面的故事。
4月12日,金寨县梅山第二幼儿园、金寨县榜首小学的学生们来到金寨县革新博物馆,与丹东的小学生同屏展开“娃娃思政课”。在一起观看了“镇馆之宝”视频后,金寨县革新博物馆馆长杨晓璐结合3D展现,依照时刻次序展现了勋章的全景图画,带领两地学生观赏勋章原件,具体介绍了馆内展出的5枚勋章的来历和每一枚勋章背面的感人故事。
在屏幕另一端,丹东市的小学生经过网络观赏金寨县革新博物馆中陈设展出的洪学智将军的勋章。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讲解员带领两地学生线上观赏了洪学智将军捐献的一级自在独立勋章,叙述了洪学智将军在抗美援朝时期作出的卓越贡献。
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听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大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活跃发问,并找到了另一枚勋章的捐献证书,总算解开了“勋章有几枚之迷”。
“金寨与丹东虽远隔千里,但由于一枚勋章紧密联系在一同。两地孩子一起感触赤色文明的深沉底蕴和共同魅力,收成了友谊,愈加坚决了传承和宏扬赤色文明的决计。”抗美援朝纪念馆社会教育部部长宋丽萍说。
金寨县被誉为“赤军的摇篮,将军的故土”。为执行习近平总书记“革新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嘱托,金寨县坚持从幼儿园做起,着力将赤色精力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依托安徽省教育科学研讨项目“村庄复兴战略下大别山赤色文明融入幼儿园游戏的实践研讨”,走出了“娃娃思政课”的金寨途径,为儿童扣好人生榜首粒纽扣。“寻觅勋章的实践活动虽已完毕,可是孩子们和洪学智爷爷之间的故事从未中止,金寨‘娃娃思政课’的探究之路才刚刚启航。”金寨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县教师开展中心主任卢万胜说。(记者 林焕新)